中文 EN

了解留守機制

本協會提供12小時專人值守的「留守機制」。協助使用者在出發前,確認有投保登山險。協助使用者在行程中的安全護航。協助意外發生時的緊急救援處理。

登山者應具備以下能力

  1. 登山者需熟悉該類型登山活動的特點、難度和可能遇到的風險,例如高山縱走多日行程可能遭遇的惡劣天氣、隊員體能不支等狀況。
  2. 登山者最好親自參與過相同或類似條件(難度、天數、型態)的登山活動,才能對突發情況有足夠認知和判斷力。
  3. 對於只有單日郊遊經驗的登山者,對於高山長途攀登可能產生的風險就相對陌生,知識和經驗的不足可能影響危機應變能力。

熟悉隊伍攀登路線

  1. 最好曾經走過該路線,至少對路線非常熟悉,對隊伍的行進狀況有更好的掌握。
  2. 對路線的熟悉程度,可以判斷在行程的哪些時間點,需要特別關注隊伍的安全狀況和回報情形。
  3. 在約定時間未能平安回報,熟悉路線的登山者能更準確評估可能的風險程度是高是低。
  4. 如發生緊急情況需要搜救,登山者對路線的瞭解可以為搜救人員提供線索和資訊,有助於提高救援效率。

了解急難求援流程

  1. 應向哪些單位報案求救(如當地消防局、國家公園管理單位等),才能最快展開救援行動。
  2. 報案時應提供哪些重要資訊,例如隊伍預計路線、人員組成和裝備、最後已知位置等,以縮小搜救範圍,提高救援效率。
  3. 不同單位之間的通報協調機制,確保各方能無縫接力,防止延誤救援時機。
  4. 如發生緊急情況需要搜救,留守人對路線的瞭解可以為搜救人員提供線索和建議,有助於提高救援效率。

做好完善的行前準備 是安全留守的先決條件

準備登山之前,登山隊伍與留守人雙方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,以確保留守機制能夠順利運作

  1. 隊伍須提供詳細的行程計畫書和裝備清單給留守平台,並把留守平台緊急聯繫電話加入,以便每日定時安全回報。
  2. 測試通訊工具低軌衛星定位設備的操作無誤,能夠與留守平台即時通訊。
  3. 將隊員個人資料和緊急聯絡人資訊提供給留守人,以便緊急聯繫之需。
  4. 告知留守人投保的保險公司及業務員聯絡方式,發生意外時可啟動保險機制。
  5. 約定每日固定時回報狀況的時間點。
  6. 確認最後應於何時完成下山的安全通報,逾期留守平台將啟動救援程序。

只有雙方通力合作,預作完善的準備規劃,留守機制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安全保護作用。登山前的這一系列準備工作,是確保平安歸來的重要一環,絕不可疏忽輕忽。